探寻中小制造企业的破局之策

陌大人    2024-08-02    79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工业的基础,支撑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西方脱钩、断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这些曾经生龙活虎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非标制造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大,有些甚至濒于破产。

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而中小制造企业则是其生力军,如何帮这些中小制造企业走出泥沼,不仅关系着这些它们的生存,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更关系着我国制造业规模能否持续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一、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很多产业,基本上都完成了产业链化,配套成熟,响应速度快,产品具有竞争力。

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都位于产业链的末端,本应在头部企业的带领下,实现共赢,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部分头部企业对产业链上大量中小企业进行了挤压,以摄取高利润,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底层企业的生存权。

中小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利润微薄、账期延长、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困境,不可否认,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存在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压缩未端中小企业利润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不振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将更为严重。

证券时报去年对此有全面的数据分析,产业链上强势企业对弱势企业的产业链占款,给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

所谓产业链占款,即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交易所形成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头部的前100家公司(不含金融业),体现出了超强的产业链占款能力。截至2023年半年报,头部公司的产业链净占款额10万亿元,凸显了头部企业对产业链上大量中小企业的挤压强度。

从过往历史看,头部公司在产业链中一直都是净占款的主角,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明显增强中:2013年,百家头部公司的产业链净占款额为2.41万亿元;到2022年时已大幅提升至10.35万亿元,10年增长了329%,这对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在经济增长趋缓形势下,净占款额就是无息占款,是以其在产业链上有超强话语权而实现的,从商业角度来说,账期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体现出交易双方的强弱势地位,更明白地说,在产业链上有极强的话语权的优势大企业,都会占用供应链大量的资金,也意味着相当中小企业的资金被占用。

从产业链角度说,占款就是账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占款强度,或称账期长度,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水平,如果占款强度持续提升,则对于弱势一方的中小企业而言就是压榨了。

一笔账款对于大企业来说,只是拖了一下账期的事,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生死存亡,实际上,有些中小制造企业最后都是被应收款拖死的,说明白点,就是要不回来钱,周转不了,破产了。更有甚者,头部企业把商业失败转化成供应链纠纷,从而给末端配套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加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产品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处于高位,挤压利润空间、经营难度增加,其生存面临挑战。

目前,部分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产业链末端企业,完全是逆向发展,链主持续盈利,而末端企业不断亏损,不仅没有利润,还没有现金流,如果末端企业长期处于远低于可持续发展的毛利水平,将不得不挥泪退出。

有人预测,非标制造企业健康发展需要有30%的业务毛利,据说,苹果给链下企业预留30%毛利率,毛利率低于20%,基本上就不可能盈利了,再低就不可能生存了。

总之,产业链,是以技术为依托,围绕产品生产形成的供产销垂直体系,其生态的优劣,决定着产品的好坏,其最佳的生态是头部企业带着产业链致富,产业链上游与下游的企业都取得较好的盈利,实现共赢,因此,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不仅要主导产业链、更要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进行扶持。

这里说一说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华为扶持的比亚迪电子、闻泰科技都是很成功的案例,不仅显现头部企业效应,也带动出了产业链上的明星企业;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易盛,都是英伟达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因为英伟达给到足够的利润,成为AI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从而也助力英伟达产品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苹果十分注重于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盈利状况,今天雄霸世界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第一桶金就来源于为苹果的ipod代工的电池,并且积累了技术储备,因为他们知道,产业链末端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如果不佳,将引起严重后果。

在价格竞争和利润压缩的压力下,对产业链末端企业的过度挤压,将导致产业末端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降低成本:偷工减料,质量下降,牺牲员工权益,从而对头部企业的产品质量造成重要影响。波音飞机的接连出事故,据说就是零配件质量不能保证所引起的,这种现象若不加以解决,将严重损害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及头部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

目前,解决中小企业真正面临生存难题,不能孤立地从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去剖析,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因此,中小企业的问题,本质上是产业链的问题。

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中小企业应支持民族头部企业,在当前恶劣的外部形势下,跟国外的巨头去拼输赢,赢了的话再输血中小企业。这其实是一错误的观点,固然民族龙头企业应得到支持,而广大中小企业也要发展,如果中小企业的生存得不到可靠发展,谁为其高质量配套,何谈民族品牌企业的竞争力?

行业的内卷,外部世界的残酷,决不能损害产业链末端企业的生存,否则就是扼杀中国民族产业的崛起,当前这种不正常的产业链生态亟需一场深刻的变革。

以无人机为核心产品的大疆,为什么敢于和美国硬刚,底气就是生态产业链。仅深圳就有1700多家企业为其配套,涵盖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商业应用等诸多环节,涉及新材料、动力电池、芯片、电子、软件信息产业等,大疆靠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加上培育的成熟的产业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综上所述,扶持中小企业,不能只指望政府机构,各个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这不仅是一个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企业家的格局,而且也是在为自己培养扎实的产业链基础,为参与世界的竞争积蓄力量。

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领中小企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突出集群的特色优势,现实困境是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企业生存压力大、产业集群协同度不足,在国内工业发展已形成“世界工厂”,但仍“大而不强”的背景之下,产业集群也普遍面临发展水平不够高、产业优势不够鲜明的困境。

因为,中小企业大多存在于产业集群中,其走出困境必然与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有很大关系。如果说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头部企业的支持,那么,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则是需要政府起主导作用,引导产业链不断补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各个高精尖领域形成高水平、专业化的配套能力。

国内按照不同口径统计有2000多个或大或小的集群,经济发达的县域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产业集群支撑,并且产业集群大部分是制造业集群,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产业集群普遍面临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同不高的局面。

中小企业的困境,与产业集群内卷严重、低价血拼有关,产业集群看起来总体规模不小,但是竞争力很弱,如何让集群里的企业进行整合,协同分工、减少同质化竞争很重要。如何形成中小企业“共商、共享、共建、共治”的现代产业集群治理格局,培育众多中小企业成为产业链各链条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

谁能整合?要求有公信力、有整合资源能力、区域有影响力、和集群内企业不是竞争关系的,这正是政府的责任,站在整体的角度,把集群内的企业看成一个大企业,就会发现存在设备闲置、人工闲置、模具重复、库存浪费、原料采购无议价能力等问题,这正是系统性浪费。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政府以群主的高度,从产业集群整体思考,通过协同共享,实现降本增效,一定程度上实现采购中心化、仓储物流中心化,装备利用中心化,提高工厂的开机率、降低损耗成本。

而中心化需要产业集群数字化与工业互联化,这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有价值但是价值不大,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合适,主要是初期投入高,但后期回报大的,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则不一样,数字化与工业互联化,可连接足够的设备、人员、物料,连接足够多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有足够的规模发挥乘数效应,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升级,要有业务支撑,实现资源导入。

产业集群的升级包括营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圈”,什么是生态圈,就是围绕一系列生产要素运作,形成的市场化服务业群体,其重点是解决资金、资本、人才、技术、管理、数据、市场等问题,通过这些纽带,形成产业共同体。

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核心龙头企业聚焦的主导产业许多都没有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缺少亮眼的尖端品牌,限制了整体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要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契机,发挥产业信息协同效应,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资金短缺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产业集群来说,实体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贵,抬高了各种要素成本,挤压了实体制造业特别是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使其步入产业寒冬。

针对产业集群与中小制造企业,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金融支持政策,从贷款支持、财政贴息、专项补贴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如何将其落到实处,才是产业集群管理者的责任。

现阶段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但是在艰难阶段才会拥抱创新,才会认可升级,现在是挑战,也是机遇。不少地方政府,重视的是龙头企业,给予各种招商引资的优惠补贴,但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往往有所忽视,其实它们才是最脆弱的,需要大力扶持的,中小企业的问题,本质上是产业链的问题,中小企业存在多个产业集群里,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就是要从产业链上,从产业集群的升级创新上去想办法。

三、企业本身的脱胎换骨

截至2022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既提供了大量物质产品和服务,又成为吸纳和调节就业的“蓄水池”,吸纳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79.4%,然而,从质的方面看,优质中小企业并不多,总体上,目前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中小制造企业不仅受到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挤压,还面临着同行的内卷,但产业链的末端企业千差万别,产品的科技度各异,与龙头企业的绑定不同,其发展盈利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绑定头部企业,可能获得较快的发展,但也可能影响收益。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深度绑定苹果,成为了移动设备端的巨头;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作为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成长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巨头,但深度绑定华为的维信诺连亏4年,给宁德时代供货的正负极厂商也深陷泥潭。

比如盈利的中际旭创,是英伟达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国电信、联通和移动的主要供应商,得到了通讯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其800G光模块也是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的重要供货商。因此说,中际旭创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保障了订单来源;亏损的维信诺深度绑定了华为,单一客户的订单量波动,并且产品研发投入重,盈利见效慢。

本质上说,位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企业是合作的关系,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来说,如何找好的产业合作伙伴选择很重要,不仅是对方有格局、有情怀、有行业影响力,是有资源的行业深耕者,还要与自己理念相近,模式互利。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降本增效一定要落到可实施的、能够有市场机会的细节上,所谓细节,拆开产品的制造生命周期,评估每一个环节可能的机会,成本投入产出比。

我国的中小企业,80%以上为家族企业,从2020年至2025年,约四分之三的家族企业面临交接班。清华大学五道口国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称,我国47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可能有超过60%,即近2800万家在传承过程中消失,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今天,又迎来“厂二代”的接班潮,这不能不令人担心,国务院就专门发文:“要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家实现事业新老交替和有序传承”。

在市场价格战激烈,毛利率一再被压缩之下,“厂二代”面临的不是守业,而是必须重生,与父母从底层打拼到今天的奋斗史不同,今天的面临的是新形势下的企业凤凰涅槃,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维系家族产业的发展。

结语:亚洲开发银行白皮书中提出,帮扶中小企业才能支撑起全球供应链,即使供应链下游最小型的企业遇到生产困难,都有可能导致世界上一些最大型的企业不能按时按量供应产品。

目前,供应链顶端的大企业往往对链条末端的中小企业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大企业应触达产业链末梢,解决链属企业难题,从而使整条产业链生态更为优质。



启业网 在线咨询

7490440